新闻资讯
1977年我国推行的二简字为何不到半年就被废除背后是何原因?
编辑:bob最新官网下载来源:bob最新官网app下载时间:2024-04-18 19:33:45浏览次数:697

  在阅读此文之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

  鸡蛋摊位前写着“售卖鸡旦”,路边墙上写着“禁止仃车”,书本上介绍国家时将东南方邻国称为“太国”……

  以我们今日的眼光来看,这些文字都是毋庸置疑的错别字,但在当时,它们却是一次尝试性的全动。

  在草案报送审阅之后的五个多月,二简字正式推出,然而仅仅过了半年,一部分二简字就被停止使用。

  二简字推出不到半年就折戟沉沙,这背后究竟有何原因?汉字简化到底具有怎样的影响?

  众所周知,1949年建国之初,我国的文盲率高达80%,大量农村群众和女性群体没机会上学,更没有办法接受汉字教育。

  只是在当时的汉字体系中,有很大一部分文字结构较为复杂、书写困难、不易理解,给基层扫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障碍。

  另外,国家公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,也会涉及到汉字书写繁复、荒度时间、效率低下等问题。

  明明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的文书工作,因为汉字复杂,就要消耗两个小时才能完成,这是对资源的极大消耗

  是否能对传统的繁体字形做一定的简化,降低汉字的听说读写门槛,加深汉字对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渗透。

  简化汉字能对群众生活提供直接的便利,所以算是民心所向,于是1956年,国家正式出台了第一版《汉字简化方案》。

  这一方案总共将2000多个汉字纳入其中,并对字体的偏旁部首或者一部分结构作简化,在保证汉字原有象形意义的基础上,降低汉字的书写难度。

  就拿“萧”字来说,被简化之后这一字形变成“肖”,直接影响了一部分人的姓氏,比如中国人民海军司令肖劲光将军。

  在不同媒体平台和报纸文章刊载的信息中,肖劲光将军的名字有两种不同的书写形式,区别就是姓氏的简化问题。

  维持现有的汉字体系和框架,不往框架当中增加更多的新创汉字,只对字形较为复杂的汉字做结构删减。

  要知道,经过几千年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,中国社会上推行的汉字数量已经太多,各类同音字、同义字,更是看得人眼花缭乱。

  如果在此基础上继续新创汉字,非但不能够达到扫盲的目的,反而会让情况变得更困难。

  也就是第一先考虑社会上流通范围较广、使用频率较高的汉字,最先简化和采用这一部分汉字。

  那些原本结构就十分简单的汉字,并不包括于简化范围以内,而是保留其原有的字形,接着使用下去。

  比如“上、下、左、右”这类汉字,笔画已经很少,书写起来也已经很方便,自然没有必要简化。

  第一次汉字简化的过程是相当合理的,有关部门充分考虑到了轻重缓急,也考虑到了民众的汉字使用习惯和汉字本身传递的意义。

  与繁体字相比,第一版简化字保留了传统汉字意义的主体部分,这也等同于留住了汉字的结构之美。

  正因如此,从小学习简体字的我们,在看到一些复杂的繁体字时,也能毫无障碍地将其认出,了解它的意思。

  他们认为,汉字虽然已经有所简化,但是简化力度不够,汉字总表中仍然有一部分字形不够简单,具有使用门槛。

  二次简化之后的汉字被称为二简字,是在上一版简体字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简化。

  已经经历过一次简化的汉字,还要再次经历简化,可想而知步子迈的太大,汉字原有的美感和表意象征就会渐渐失去。

  在二简字改革过程中,一些表意相同的简单汉字还会被“合并同类项”,变得更简单,甚至简单到有些潦草。

  比如停车,被改写成了仃车;鸡蛋,被改写成了鸡旦;病人,也被改写成了疒人……

  1977年5月,委员会将修订之后的第二次简化草案送报给国务院审批,五个多月之后,草案正式发表。

  草案中的第一表包括了248个新型简体字,同时委员会在试用过程中征集意见,又往第二表中加入了605个新型简体字。

  这样算下来,第二次汉字简化覆盖了800多个一简字,相比于第一次汉字简化时覆盖的2000多个汉字来说,实在是不值一提。

  但第一次汉字简化能够顺利推行下去,第二次汉字简化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处境。

  不管是汉字研究专家,还是地方政府部门,又或者是普通人民群众,都对二简方案提出了不少反对意见。

  1978年3月,以周有光为代表的文字研究学者联名给全国政协和人大秘书处写信,请求有关部门慎重考虑,不采用第一表当中的二简字。

  一个月之后,国家文化和教育部门相继发出内部通知,在文字的正式使用场合不再使用第一表二简字。

  对于二简字的稍纵即逝,许多文人学者表示并不意外,就连有文化会识字的普通人,也认为二简字的消失是顺理成章。

  汉字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通用文字不同,它象征的是形象之美,并不是单纯的不同音节的组合。

  有时候,汉字很像一幅简笔画,能够让人通过形状,直观地感受到汉字本身传递的意义。

  就像“鲜”字来说,有鱼有羊,两种肉类煮在一锅,香气融合,品尝一口汤水,便能感觉鲜到舌尖上。

  试想一下,如果对这个字进行简化,人们还能顺利地运用通感能力,从视觉上感受味觉的效果吗?

  比如“抓”,左边的偏旁部首表示意义,将字意的重点集中到手部;右边部分则代表读音,使汉字更容易被认识和理解。

  如果这类字体被一再简化,它的基础性功能将会丧失,汉字字根的演变也将完全失去作用。

  但如果单独把“停车”写出来,恐怕很少有人能够将之与“停车”的意思联系在一起。

  二简字得不到公众的共识,也就无法顺利推广出去,过分简化的汉字严重破坏了文字艺术本身的美感,也造成了对文化的伤害。

  到1986年,9年前发布的草案从根本上被完全废除,到当下为止,二简字就从名义上彻底消失。

  不久之后,委员会对《简化字总表》重新作了发表,只在第一版简化字的基础上调整了六个汉字,其余部分完全保持一简字的使用形态。

  虽然二简字的有关政策和推行模式已经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,但它带来的影响任旧存在于社会的角角落落。

  在一些不算特别正式的场合,工作人需要对汉字进行快速记录,他们就会采用二简字的记述方式。

  比如大型会议,速记员需要快速记录发言人的讲话内容,通常会首先使用二简字做好笔记,而后再用社会通用的简体字将其整理归档。

  且不论建国之后的汉字改革运动,就说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,汉字也经历过许多次蜕变。

  纵观汉字变迁历史,我们大家可以看到由繁到简是大致方向,但在变化过程中,汉字承载的中华文化命脉始终存在。

  繁体字和简体字都是汉字的外在表现形式,而两者也一同承担着传播文化的作用。

  保持内核是汉字简化的根本原则,二简字并没有遵守这一原则,造成了社会乱象,所以注定会被时代淘汰。

  在信息技术快速地发展的现代社会,汉字应用场景增多,民众规范使用汉字的意识却在不断下降。

  年轻人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,明明在电子屏幕上看到汉字,大家都能认识,可当真正拿起钢笔,自己在纸上书写汉字时,却会突然间忘记基本的笔画顺序。

  各类电子科技类产品的出现,以及无纸化办公模式的推广,再加上纸质书籍被电子书籍替代,人们需要写字的场合慢慢的变少,所以对于汉字书写的关注程度无法与以往相比。

  年轻的网友们会将某些汉字表达直接简化成拼音首字母大写,比如NSDD代表“你说得对”;

  对汉字表达进行无限简化,一方面的确能够更好的降低沟通成本,但另一方面却也为汉字规范性使用制造了障碍。

  在文化输出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输出途径的今天,保护汉字、保护中华文字文化,也应当成为每一个国人自觉承担的使命。

  使用新型的汉字表达方式,应当注意时间场合,在严肃的时间和正式的场合,规范的汉字表达很重要,不容更改。

  汉字简化是一个利弊共存的过程,第一次汉字简化利大于弊,而二简字的出现则完全相反。

  汉字是文化传播的象征,是中国的文化名片,应当得到更多人的自觉保护和推广。

  由于平台规则,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,才会被认定为铁粉。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,可以点个“关注”,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。

Copyright © 2018-2019 bob最新官网下载